- 文章瀏覽點擊數
- 3161352
急性腸胃炎~是怎麼發生的?要注意什麼?
急性腸胃炎是門診常見的疾病,最常見的原因為感染性腸胃炎,以病毒佔大多數。其它原因如毒素、原蟲或是對某些食物過敏等。
引起病毒性腸胃炎較常見者包括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、腺病毒、微小病毒、星狀病毒等,引起細菌性腸胃炎較常見者有沙門氏菌、志賀桿菌、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腸炎弧菌、及霍亂弧菌等。
傳染途徑可透過糞口傳染,經由飲食,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染。也可經由與病患密切接觸或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而傳染。之前某觀光農場有上百名民眾及員工出現上吐下瀉,驚傳諾羅病毒感染事件即是一例,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,少量病毒即會感染,是一種傳染性超強的腸胃炎病毒。
急性腸胃炎大多為病毒造成,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。也可能會有頭痛、發燒、胃痛、腹痛、噁心、肌肉酸痛等症狀,患者的年齡、個體的抵抗力、感染之病毒種類,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,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度。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,有些會持續7至10天。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得到病毒性腸胃炎通常可以完全恢復,但對於小嬰兒或是老年人,可能會因為腹瀉不止或是噁心嘔吐較嚴重而造成脫水,以及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而有生命危險。
病毒性腸胃炎的糞便通常為水樣、軟糊便,細菌性感染就比較容易出現黏液、血絲便。其中輪狀病毒一般以水瀉為主,諾羅病毒,則以嘔吐症狀較為明顯。如果是細菌性腸胃炎,拉肚子及肚子痛的症狀會更明顯,甚至會有發高燒的情形。
治療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,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流失。並非所有的細菌感染造成的腸胃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,例如沙門氏菌就只需要支持療法。而有些嚴重的細菌感染則需要使用抗生素,例如志賀氏菌、彎曲桿菌或霍亂弧菌。止瀉藥也可以幫助解緩症狀,但是如果是因為細菌毒素造成的腹瀉,通常不建議使用止瀉藥。
飲食以清淡為主,吃太油或高纖食物反而容易引起拉肚子,以容易消化澱粉類食物為主,如稀飯、米湯、麵包、土司、饅頭等,若吃了食物會引起腹痛或腹瀉,可讓腸子休息一陣子,改喝電解質溶液。
九大聯合診所楊峻昌醫師提供
九大消化系專科聯盟 胃腸肝膽疾病的專家
楠梓總院 九大聯合診所 建楠路215號 (07)3531510
鳳山分院 九大五甲診所 五甲二路348號 (07)7276789
左營分院 九大自由診所 自由三路410號 (07)3591963
三民分院 九大九如診所 九如二路331號 (07)3210999
(點選診所連結各分院門診與醫師簡介)
www.ninebig.com